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学习内容
1、亲子关系的定义
2、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3、亲子关系的影响力
4、亲子关系发展分期
5.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6.亲子沟通的方法
7.正确经营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定义: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
假如这层关系发展良好,它将成为孩子一生中一连串和他人良好关系的基础。
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再经其后的儿童
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
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
案例一、某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上网成瘾,走上厌学道路。
原因:从小的过高要求,导致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在父母身边是不安全的,于是通过上网进行逃
避,获得自尊,最终走上厌学道路。
案例二、一名25岁的女青年害怕红颜色。
原因:在这名女青年4、5岁时,因母亲制止酗酒的父亲,用酒瓶敲击父亲的头导致流血,正好被她看到
,当时的她因恐惧而晕了过去。后来通过联想、泛化,而导致见了红色就害怕的现象。
三、亲子关系的影响力:
1、对语言发展之影响
语言的发展更多收益于母亲
2、对人格形成之影响
家庭失和协造成幼儿口吃、紧张、易怒,长大后有神经官能症和少年犯罪
3、对社会人际关系之影响:
良好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奠定了孩子与他人之间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
冷淡、无爱的孩子长大后不易相信别人,不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亲子关系发展分期:
1、生理共生期(自怀胎到婴儿出生三个月) 只满足基本需求,对人无差别反应。运用信号行为维持与照
顾者的亲近关系.
2、萌芽时期(自3个月~6个月)有选择的社会反应行为。对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对母亲或代理
母亲职责的人表现出自发性的喜悦情绪和与众不同的依附。
3、稳定时期(6个月~8个月)开始对一个或几个人的固定信号作出反应,对始终照顾自己抚育照料的父母
亲明显的表现与众不同的依附行为。A反应集中熟悉的特定对象; B寻求与依俯对象的身体亲近。
4、进展时期
a、婴儿后期的亲子关系(8个月~1岁):懂得否定,例:推开奶瓶表示不要,此时期表现为主动、积极、
亲密的亲子关系;
b、幼儿期的亲子关系(1岁~6岁):3岁是关键期,表现出分离焦虑,依附母亲。
C、儿童期的亲子关系(6岁~12岁):不再以父母给予为主,接受社会环境。
d、青年期的亲子关系(12岁~20岁):重新省悟亲子关系之依附结构,改变依附表征,是能扩展爱他人能
力的最佳阶段。
五、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1、教养态度:权威专制型、自由放任型、民主权威型
2、学会沟通方法:家长不妨每天问孩子这样两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你今天的两个感受吗?”“什么
事情使你存在这种感受?”接下来可以与孩子进一步交流这一感受。这一练习的目的是使孩子学会适当
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
3、掌握奖惩策略:硬性爱可以使用,但要慎重:在耐心的前提下,可以显示一次家长的权威,当孩子第
一次不听话时,使用隔离反省一次。这个法子属于硬性爱,必须有一万次以上的柔性爱做铺垫才能起作
用,否则越硬越坏。柔性爱就是耐心、童趣、yes和陪着玩。
六、亲子沟通的方法
1、类型:权威式亲子沟通
溺爱式亲子沟通
和谐式亲子沟通:说服、资讯提
供、谈心(宣泄作用)、谈天(常用)
2、亲子沟通需以爱为基础:
爱是尊重的别名,尊重孩子便是爱的具体体现,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亲子关系就铁,孩子将终生是家
长的好友、知己、心腹、永远的支持者和关爱者,给家长带来最纯净的最持久的幸福。
3、如何营造亲子关系
(1)提供舒适的外在条件良好沟通的环境:
(2)提供能促进、培养和保持子女情绪平衡所需的建议:
(3)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自尊:
(4)示范并教导孩子做决定、选择、评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以言教和身教引导儿童的道德发展
(6)当孩子学着克服生活中的情绪难关时,给与绝对的支持
(7)协助孩子的群体适应、人际关系
(8)帮助孩子表达他内在的创造力,让他的潜能尽量发挥
七、正确经营亲子关系:
1、用心去探讨孩子的问题所在,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
2、父母或祖父母的教养态度要力求一致,不要让孩子无所适从
3、给孩子清楚的爱,明白的指示,不要吝惜给予奖励
4、教孩子包容,体谅之前,自己先要表现包容与体谅
5、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弹性空间,有弹性才能使亲子关系持久
6、教导孩子要"协助",而不是"代替"或"抢功"
7、不要把孩子当作父母的“所有?quot;,随意指挥
8、提供孩子快乐成长的环境不在物质而在精神
9、与孩子共定规则,让孩子有规则可遵循
10、做子女的良好模范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