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仔 >妈妈课堂 >儿童去火专题 >儿童去火知识问答 >正文
三公仔儿童去火知识堂是针对宝宝上火相关知识的交流区,在这里寻可以求宝宝去火的自助解答,也可以提出您的疑难问题、分享宝宝去火的经验、或指定三公仔育儿专家解答。集结众人的经验与专长,在问与答之间帮您找到满意的答案,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你家宝宝多大会叫妈妈?
你家宝宝多大会叫妈妈?
2010/8/16 14:26:51 浏览3886次14个回答

nt590590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42
  • 回答:117
最佳答案
我家牛妞六个月左右就会很清楚叫妈妈了,当时可能是无意识的,不过到了快八个月的时候她就能有意识的叫妈妈了。
我给亲查了一下。

小儿语言的发育过程:语言是表达思维的一种方式。语言与智能发育有着根本的联系。一般智能发育迟缓的小儿,语言表达也有缺陷,常出现词句贫乏。 小儿口语的发育要经过3个过程,哭喊、咿呀发声、逐渐讲话的过程。 如刚出生的孩子只会反射性的哭,到4个月时,就会有简单意识的哭了,象饥饿、不适和疼痛时哭闹,有时也会用微笑和放声的笑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到7~8个月时,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爷爷的语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听觉中枢与发音中枢间建立直接联系时,小儿就会学会发出有自己意思的语音。如原来发出的爸爸、妈妈的语音,到9~10个月以后,就变为呼唤亲人的第二信号。1.5~2岁小儿词汇量开始迅速增长,3岁增的更多,5~6岁时速度减慢,而此时喜欢说别人听不懂的话,所谓隐语和乱语。
7个月:无意识地发“啊-妈-”、“啊-爸-”音,这时爸爸、妈妈要及时用正确的语音调教他,让他看大人的口型,让宝宝多练习,多摹仿,不久就会清析地发出“爸爸”、“妈妈”的重叠音了。
8、9个月:练习说再见,如果一时发不出“再见”的单,可教他讲“bye-bye”。
10、11个月:此时的婴儿能讲简单的话了。发充早的孩子大约在10个月时开始讲话,迟的大约要到在1岁半左右才开始,差距较大。
1岁儿:说话能力的发育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那怕只会讲一句“要吃”就算不错了。到了1岁半左右,有的就能讲为数有限的几个词。
2岁儿:经常让孩子模仿讲一些简短的句子。
3岁:已能使用主语、动词、形容词、连接词等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了,比如能讲“外面天气冷,穿上外衣吧”等。
快满4岁时,已能和别人随便交谈。

总之,不要硬逼着孩子勉强学,如果其他各种机能发育正常的话,可以经常柔和地跟孩子多讲讲话。
0
      2010/8/21 21:37:14

肥猪七七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433
  • 回答:1241
6个月都会叫了
0
      2010/8/16 15:16:29

yiran25769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
  • 回答:28
会的啊 哈哈
0
      2010/8/16 15:41:13

旭日东升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73
  • 回答:237
嘎嘎,月子里就叫了
0
      2010/8/16 17:13:13

maxling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41
  • 回答:376
我从宝宝一出生就让他叫妈妈,姑姑笑话我说这么小孩子你教他叫妈妈?
我说那怎么了?结果我儿子哭声都是妈妈妈妈的哭
0
      2010/8/16 17:14:13

maxling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41
  • 回答:376
一岁多就开始会叫了
0
      2010/8/16 17:17:40

xing888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5
  • 回答:107
语言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为宝宝学习社会经验,为形成道德品质提供了基础。因此父母要积极鼓励宝宝学习语言,多给宝宝说话的机会。比如经常和宝宝谈话,说歌谣,讲故事等,积极回应宝宝的话,不要置之不理;多教宝宝学习一些词汇;当宝宝的语言中出现错误时,不要取笑,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而是给予正确的示范。

出生至1岁(口语预备期):此时期的幼儿以哭声、笑声、口腔发出来的声音,如:呜、啊……来表达其沟通意愿,建议爸、妈在此时就可开始刺激宝宝的语言发展。
0个月至1岁左右:幼儿随着生活范围的日益扩大;新的经验愈来愈多,他的字条及语言能力亦慢慢增加,此阶段宝宝开始会叫爸爸、妈妈、……诸如此类的双叠字,但大多为名词。父母对此阶段幼儿说话时,应尽量放慢速度,说得清楚,使幼儿听得很清楚。
2岁以上:2岁以上的幼儿,因其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愈来愈丰富,已渐渐具有语言交谈的能力。此阶段幼儿开始会运用动词,甚至形容词组成的短句来表达,另外,亦会去模仿大人的语言来描述他的体验。专家强调,2-3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通常会很好奇的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此时父母应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适时刺激孩子语言发展。
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因素,大致为硬体及软体两个部份。所谓的硬体是指宝宝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情形良好的幼儿,语言发展较好,反之,体弱多病的孩子,其语言发展能力会受到影响而变慢,如智能不足、先天性器官缺损、脑性麻痹等患童,必须以特殊的管道,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软体则是指外在的学习环境,家庭关系良好、互动语言较多的幼儿,语言发展较好。父母不可忽略给予宝宝学习语言的机会及环境。
正常的语言发展可以作为推断幼儿语言发展是否正常的依据,如果您发觉宝宝2岁了,仍然不开口说话,3岁还不会说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童年时代,把孩子当做大人一样,不停地和他聊天、探讨甚至争论,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比那些跟随着“沉默是金”的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拥有更丰富的词汇量,和更清晰、多样的表达方式。三岁以后,语言严重含混不清,让人听不懂,父母应提高警觉,并尽早求助于语言治疗师诊断。
 那么,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1、说说说,不停地说。注意!我们可不是鼓励你成为絮絮叨叨的唐僧。你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当孩子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你可以不停地对孩子讲:“小肚皮上是不是觉得温温的?”“你听,洗澡水溅在澡盆上‘仆——仆——’的声音……”“好了现在该出水了。看看小手指的指肚,泡在水里的时间长了,都起了小皱褶。”总之,运用你的经验和所有感官,帮助孩子增加体验,并且学会如何描述。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从多早开始都不算早。而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习惯。所以,只要有可能,从孩子很小就开始带着他一起读书吧。你们可以先从一张、两张卡片开始,然后过渡到配有很多插图的彩绘本,最终慢慢进入以文字为主的阅读。3、一起听歌唱歌。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4、不要小看讲故事。经典的儿童故事,不单能够教给孩子勇敢、诚实、勤劳和爱,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而且,对于不是非常善于言辞的父母来说,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不过,父母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首先,挑选那些比较精致的译本,无论翻译还是插图,都应该和一流的故事内容相般配。其次,自己先浏览一遍,不要边讲边看,那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收听兴趣和故事的价值。最后,如果故事内容里面有你不认可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改编。5、迎合孩子的兴趣.不要主观地按照你的喜好,给孩子安排阅读内容。平时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抓住要害,才能强化效果。如果孩子对F1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有关赛车的图片和知识。如果孩子最近沉迷于烹饪,多带去超市转转,告诉他每种食物的来源、口味和营养。同样是看书,如果孩子对于故事情节没有兴趣,而是纠缠于画面上的七星瓢虫的话,你不妨就把话题转到这种小昆虫上。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6、不要指摘孩子的发音。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错误发音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模仿、更不要嘲笑他,你只要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他的话就可以了。敏感有聪慧的小家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在你若无其事的影响下,学习到正确的吐字发音。7、有节制地使用电视和教育软件。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能够重复某个电视广告词而心花怒放,其实这是对孩子强大的语言模仿能力的一种浪费。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观点,2岁以内的孩子是不应该看电视的,而2岁以后,也仅限于每天40分钟以内的教学片。因为电视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规范语言,而且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电脑学习软件,都很难做到与孩子之间的交互表达,所以它们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8、保护好小耳朵。孩子们很容易患上一些和耳朵有关的疾病,特别是那些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交叉感染的受害者。而一旦孩子的听力受到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势必受到影响。所以,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小动作,随时捕捉孩子耳朵方面的不适。9、多带孩子出去玩。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和星星那么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能够让孩子从心底里好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出孩子的求职潜能,所以多带孩子接触外界,多见世面,绝对是有好处的。
0
      2010/8/16 17:18:29

xing888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5
  • 回答:107
一般七八个月大在自言自语或哭闹时会无意识地发“ma、ba”的音(女孩有可能早至六个月大时)。真正有意识的开口叫“妈妈”要到十个月左右。
0
      2010/8/16 22:55:48

潘在旭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135
  • 回答:441
7~8个月发简单的音,2~3岁会说所有的话。多数孩子会在1岁前开始发一些音来表示某种意思,但是,完全正常的婴儿却要过几个月才能这样。这似乎主要是一个气质或性格的问题。
与人友善、性格开朗的婴儿自然很早就想说话,而那些文静、爱观察的婴儿似乎想先花较长时间严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然后才想到表达点什么。  婴儿周围的环境和育儿方式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精神压力较大,跟孩子在一起时总是寡言少语,于是,孩子也会保持沉默不语。如果家长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婴儿过于严厉,不断对他说话并发号施令,那么,孩子一遇到有人在身边就会感到极不舒服,反应会迟钝。在这个年龄,他不会反驳,也不会外出一逃了之。无论大人孩子,只要同随和、和蔼的朋友在一起,话就会多起来。这里,婴儿与大人的唯一区别是,他若要先学会词语,就必须具有更多的说话欲望。 
 有人认为,某些孩子不会说话,是因为整个家庭成员对他们照料得过于周到,在他们还没有时间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大人就拿了过来。这种育儿的方法会减缓孩子学习新词语的速度,不过,我认为这不会使他们沉默寡言,除非家长对他们侍侯过多,而且压抑了他们开朗的性格。  
偶尔有人会怀疑,婴儿对词语学得较慢,是因为家长说的话太长,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抓住单个的词语来跟着学。这种情况不常有,因为多数人刚开始对孩子说话会本能地使用单个词语,或者着重强调一句话中重要的词语。  说话迟就味着大脑发育迟钝吗?这是家长脑子里容易出现的第一个可怕的问题。有些大脑迟钝的儿童说话的确很晚,但是,这种大脑迟钝的儿童中多数在一定的年龄就能使用语句了。自然,有些智力极为迟钝、到了2岁还不能坐立的儿童的确说话也晚。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说话晚的孩子,甚至那些到了3岁才开始说话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有些孩子异常聪明伶俐。 
 如果你的孩子说话晚,我想你大概知道该怎么办。不要为这一现象深感焦虑,不要茫然断定孩子是个笨蛋。向他展示你的爱,使他感到轻松自在,不要过多地对他发号施令。如果有可能,给他安排机会同其他孩子在一起,在那里他能够使一切都很顺利。用和蔼的方式、简单的话语对他说话,鼓励他在需要某种东西时就说出它的名称,但要尽力避免气冲冲地逼他说话的现象。  
所有的孩子在开始时都会将大部分词语的音发错,然后逐渐改进这些发音。有些孩子会在较长的时间里发错某一个音。这些发音错误有时显然是由于舌头和其它发音部位不太灵活所引起的,因为有些成年人不管怎样努力,仍然有口齿不清的情况出现;有时则是由于婴儿感情怪僻所引起的。同样的发音有时会在某一个词语中老是发不准,而在其它词语中却能准确无误地发出。如果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性格也很开朗,这点小小的错误倒没什么。可以偶尔用和蔼的语调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但是千万不能对此过于严肃,硬跟孩子争辨不休。  
如果孩子到3-4岁或5岁说话还是不清楚,别的孩子听不懂,因此就讥笑他,那该怎么办?首先,应该让耳科专家检查一下他的听力,再找一位懂得如何与孩子平易相处、如何娓娓动听地给孩子讲课的语言专家给你指教。但是,不管能不能找到专家,应该尽可能定期让这种孩子在一个条件较好的托儿所或幼儿园与年龄相仿的其他孩子接触,一直到快要上学为止。
一个好老师能用巧妙的方法保护这些有缺陷的孩子,使他们免遭其他孩子的嘲笑;而且,他们不象家长那么焦虑,可以用更简单的话语使孩子受到语言训练。因此,有些学校里培养了一批语言教师。和他生活的环境有关,一般都和家人在一起.家人的教育很关键,一般都是先会叫家长的称呼。多数先叫妈妈。
0
      2010/8/18 16:28:40

zhaozhiqiang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6
  • 回答:130
没关系 个体不同 只要是18个月之前会叫都算正常的 而且叫爸爸妈妈早跟语言发展快慢也没有直接关系 比如我家宝宝7个半月就会说爸爸、妈妈、但是发展一直很平缓 另一个和我宝宝相差四天的朋友的小孩 一岁多了还不会叫 家里着急得很 突然某天就开始呱叽呱叽了 现在比我宝宝说得多说得好呢
0
      2010/8/20 10:14:38

mimibai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44
  • 回答:983
不一定,一般大约六到八个月时是无意识的叫,到十一个月后开始是有意识的叫.不过有的孩子可能还要晚一些,到一岁半以后叫,甚至更晚.有的甚至已经会说很多话,但就是不叫妈妈。只要孩子的听力和发音没问题就不用担心.
0
      2010/8/21 0:33:46

quinn2010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94
  • 回答:901
我家宝宝8个会叫妈妈。周围的人都说女孩子说话会早一些,男孩子稍微慢一点。只要是在18个月之前会叫都算正常的。如果宝宝到了3、4岁,说话还是不清楚。建议上医院找耳科专家检查一下他的听力,再找一位懂得如何与孩子平易相处、如何娓娓动听地给孩子讲课的语言专家给你指教。

语言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为宝宝学习社会经验,为形成道德品质提供了基础。因此父母要积极鼓励宝宝学习语言,多给宝宝说话的机会。比如经常和宝宝谈话,说歌谣,讲故事等,积极回应宝宝的话,不要置之不理;多教宝宝学习一些词汇;当宝宝的语言中出现错误时,不要取笑,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而是给予正确的示范。

如果你的孩子说话晚,我想你大概知道该怎么办。不要为这一现象深感焦虑,不要茫然断定孩子是个笨蛋。向他展示你的爱,使他感到轻松自在,不要过多地对他发号施令。如果有可能,给他安排机会同其他孩子在一起,在那里他能够使一切都很顺利。用和蔼的方式、简单的话语对他说话,鼓励他在需要某种东西时就说出它的名称,但要尽力避免气冲冲地逼他说话的现象。 
0
      2010/8/21 15:30:05

小莉莉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50
  • 回答:177
我家宝宝9个月的时候就会了,但是不经常喊的。
0
      2010/8/21 15:58:36

旭日东升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73
  • 回答:237
呵呵,我家宝宝现在还太小,不会叫妈妈呢。

三公仔的百分妈妈题库里写着,宝宝通常一岁以后才会说话,做妈妈的不用太担心。

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独特轨迹,在正常范围内,大部分孩子都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着,而我们要做的,也许只是在轨道的另一端等着他,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帮他。   
   学习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能够交流之前,婴儿首先要能够识别感官信息,例如:他要区分卧室里是明是暗;手里抓住的食物是甜是咸;妈妈的声音是高兴还是生气。当他具备了这种能力后,他才具有了表达的基础。    

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婴儿还需要明白,语言不是简单的声音,它的每个发音都是有指向的,与具体的意义相关联。同时,一个词还有许多种用法,例如“奶”既指他饥饿时妈妈送来的美味佳肴,也可以指那个白天看护他、爱他、陪他玩的亲人。 

通常到10个月以后,有的婴儿就会发出他的第一个有意义的音节,一般是爸爸、妈妈等容易发的音,之后,语言就像他们每天的食物一样,不断地存储进他们的大脑,词汇量成倍地增长。这也显示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地发育,负责语言的区域日益活跃。    虽然不同地区的孩子存在发音上的差别,但他们的大致经过是一样的——先能够发出简单的单音,处于咿呀学语阶段,之后能够发出一个字的音,然后是两个字组成词,之后是简单的句子,同时学习语法。 

   语言的发展过程  
1—3个月:能够发出简单的单音节,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生理现象;   

4—6个月:如果有人和他说话,会咿咿呀呀地回应,能够发出笑声;
    ·
6—9个月:听到声音会寻找,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会试着模仿大人的声音,发出一串的呀呀学语声;
    
1岁:出现有意义的语汇,如:爸爸、妈妈,知道挥手表示再见,能够模仿简单的声音,能够指认常见物; 
 
1岁半:会话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词语与人交流、表达意思,明白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会跟着大人学说单字,如:车、喝、饭等; 
   
2岁:能够使用简单词汇说出不完整的句子,如:表达需求时说“喝水”、“给我”等,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两个字,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清楚的常用句子。 
 帮助孩子学说话  
 1、鼓励发音:1岁以内的婴儿有一段咿呀学语期,在他精神愉快时喜欢不断发出声音,这时就可以和他一起玩,模仿他的声音。    

2、手势练习:可利用一些手势或身体动作来帮助理解语意,如挥手表示再见。也可以给他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摇手、点头等,让他做出动作。大人可以先做给他看,让他模仿,也可以直接带着他做。   

 3、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将生活环境中有关人、事、物的事情一一告诉孩子,对那些重点的词语讲得慢些、清楚些,并且提高声音重复多次。让孩子置身在一个充满有意义话语的环境中,有利于理解力的增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大人要面对着他,也要孩子注意我们的嘴型,眼睛看着我们。  

  4、我说你学:模仿是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步骤。可先从单字叠音开始,如:“爸爸”、“妈妈”等名词。同时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说给他听,如:“灯”“门”等,之后用看图识物的卡片教给他名词,帮助他学习认识物体和发音。    
5、连词成句:孩子有一个阶段习惯于用两个字代替。

0
      2010/8/21 17:04:29

zlyzzq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186
  • 回答:929
★ 只有注册会员登录后方可提问和回答问题,并可获得积分奖励!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