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仔 >妈妈课堂 >儿童去火专题 >儿童去火知识问答 >正文
三公仔儿童去火知识堂是针对宝宝上火相关知识的交流区,在这里寻可以求宝宝去火的自助解答,也可以提出您的疑难问题、分享宝宝去火的经验、或指定三公仔育儿专家解答。集结众人的经验与专长,在问与答之间帮您找到满意的答案,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还不开步学走路怎么办?
宝宝还不开步学走路怎么办?
2010/8/23 1:51:42 浏览1404次4个回答

红薯片天意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6
  • 回答:32
1.从爬行开始

  爬行可以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张力和力量,有利于学步。经常让宝宝在地板或硬的垫子(太软的平面不利于宝宝练习)爬行,可利用玩具进行诱导。

  2.做做仰卧起坐

  要练习宝宝的肌力,还可以与宝宝做仰卧起坐运动。宝宝仰卧,妈妈拉着他的双手做以下动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复几次。注意、拉宝宝的双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当造成宝宝脱臼。

  3.蹬蹬腿脚

  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托起宝宝,让他做蹬腿弹跳动作,练习宝宝腿部的伸展能力。

  4.抓拿玩具,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与宝宝高度差不多的沙发或茶几上,鼓励他扶着站起来抓取玩具,还可以把玩具放在沙发上或拿在爸妈的手里 ,鼓励宝宝攀爬。

  5.练习放手站立

  宝宝开始会因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爸妈可以递给宝宝单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布娃娃等,让宝宝不知不觉放开双手,独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边,逗引宝宝转动身体,独自站立。

  6.扶走训练

  让宝宝在可以扶走的环境里活动,如让他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学步的推车、轻巧的凳子移步。爸妈还可以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走,慢慢地过渡到握住宝宝的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可以配合口令,以调动宝宝的兴趣。注意不能牵拉或提起宝宝的前臂让他行走,这样容易造成宝宝脱臼。

  7.蹲在宝宝的前方

  当宝宝扶着会走后,爸妈可以蹲在宝宝的前方,展开双臂或者用玩具,鼓励宝宝过来,先是一两步,再一点点增加距离。等宝宝敢走后,爸妈可以分别站在两头,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

  8.少抱多走

  不要把宝宝抱着不放,或者把他困在一个地方。应多给宝宝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他四处游走,进行探索。清理杂物和容易发生意外的物品,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空间。

  9.安慰+鼓励

  宝宝学走路时,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妈不宜过度紧张,过度紧张反而会加剧宝宝对学步的恐惧。当宝宝学步跌倒时,妈妈应给予安抚和鼓励,让宝宝有安全感。

  10.营养储备

  多给宝宝吃含钙食物,保证宝宝骨骼的正常发育,为学步加分。
0
      2010/8/23 11:26:12

肥猪七七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433
  • 回答:1241
顺其自然,多爬爬
0
      2010/8/23 11:43:33

zhenwenwei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5
  • 回答:113
多种原因“绑住”宝宝脚

  妈妈们在发愁宝宝学步晚之前,首先要明确,孩子到底应该多大学走路。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的聂主任表示,大部分宝宝在12—14个月大时学走路,如果到18个月还不会走路的话,就属于晚走路了。而影响孩子学步的因素,主要是发育性和病理性的原因,至于“说话早的孩子走路晚”和“男孩比女孩走路晚”这些民间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

  个体差异 在发育过程中每个宝宝都不同,有的9个月就走得不错了,有的15个月才刚会走,只要不超过18个月,都算正常现象。此外,孩子走路早晚还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父母小时候走路晚,孩子也大多走路比较晚。

  缺乏锻炼 如果宝宝小时候,被抱得太多或常被放在学步车内,其爬、站、跳等大运动锻炼不足,就会影响下肢肌力和平衡力,从而影响了孩子学走路的时间。

  兴趣不足 宝宝学走路时,若家中没有可供扶着走的合适家具,会让宝宝缺乏学步的兴趣;如果宝宝在学步中摔倒受伤或受到惊吓,也会让他惧怕和排斥学步。此外,冬天学步的宝宝,穿得比较厚,运动不便,也会影响他学步的兴趣。

  病理因素 肌肉关节类疾病,如婴儿肌肉松弛综合征、先天性髋关节一侧脱位、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等都会导致宝宝走路不稳或学步延迟。

  对症下药 助宝宝学步

  了解了宝宝学步晚的原因,家长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宝宝迈出第一步了。

  增加锻炼强度 父母应按照宝宝在每个发育阶段的特征,加强对宝宝的锻炼。5个月时,搀扶宝宝腋下,让他尝试短时间站立;6个月时,开始训练他做些跳跃动作;7个月时,训练宝宝进行站—蹲—站的连贯动作,增进腿部肌力;8—9个月,让宝宝练习扶持家具站立;10个月以后,宝宝基本站稳,就能迈开他的第一步了。

  改善学步环境 在家中摆放一些低矮的桌、橱等,方便宝宝扶着学步;对家里进行“扫雷”,清除一切危险物品,给孩子创造安全的学步环境。此外,父母要多鼓励宝宝,提高他的学步兴趣和信心。

  排除病理原因 提起病理原因,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由于缺钙引发的佝偻病,而实际上佝偻病引起学步晚的情况并不多见。除学步晚以外,如果孩子在语言、精细动作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也落后于同龄孩子,则应从肌肉关节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来考虑。但只要是孩子出现始终走不稳或超过18个月仍没学会走路的情况,就要及时带他去就医确诊了。



0
      2010/8/23 12:00:48

mimibai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44
  • 回答:983
如何引导适龄宝宝“开步”
当孩子能开始独立迈步时,可以说他已跨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达到这一点,说明孩子已学会变换身体重心。

  孩子从卧位到立位,已有一些转变重心的尝试。当孩子爬行熟练时,他将会爬到各类家具的边沿以便扶着站立,他最初扶物站立时,可能还不会坐下,应教他如何学会低头弯腰然后坐下。

  办法是把玩具安放在近脚一侧的地面上引诱他,让他低头弯腰去抓,即使是一手抓住家具的扶手后蹲下,另一手伸出去抓玩具,也是进步。当孩子懂得低头弯腰去抓玩具后,接下去他将懂得不必依靠家具扶持,再接下去他将能靠自己力量站立和坐下。此后再教他如何从低矮的床上爬下来,办法是告诉他后退爬到床边,即停止,然后抓住他的脚,让他慢慢地挪动下床直到脚着地并能站立,反复练习,他就会掌握下床的方法。因为人的行走是用两条腿交替向前迈步,每迈一步都要变换重心。

  以上这些训练尚属于最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大人可以站在小孩的后方扶住其腋下,或在前面搀着他的双手向前迈步,练习走。婴儿拉着大人的手走,同自己独立走完全不同,即使拉着他的手走得很好,可是自己走就不行了,拉手走只能用于练习迈步。时机成熟时,设法创造一个引导孩子独立迈步的环境,如让孩子靠墙站好,大人退后两步,伸开双手鼓励孩子,叫他“走过来找妈妈”当孩子第一次迈步时,你需要向前迎一下,避免他第一次尝试时摔倒。反复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学会走路了。

  婴儿开始学步走时,不要给他穿袜子,因为会滑倒,身体很难保持平衡;每次训练前让他排尿,撤掉尿布,以减轻下半身的负担;选择一个摔倒了也不会受伤的地方,特别要将四周的环境布置一下,要把有棱角的东西都拿开。父母还应注意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总之应根据自己婴儿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切不可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0
      2010/8/24 15:23:29

zlyzzq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186
  • 回答:929
★ 只有注册会员登录后方可提问和回答问题,并可获得积分奖励!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