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您的孩子战胜挫折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不仅纷繁复杂,而且千变万化;人们要达到某一目标总有一个积累力量、创造条件的过程。
所以,人人都难免碰到挫折。
一个抗挫能力差的孩子面临困难、失败。不顺、干扰等等挫折情况时,往往灰心丧气,忧郁悲观,严重者竟一蹑不振。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势必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人生的发展。
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①性格软弱。经不起风雨。
②缺少挫折经验。孩子从小一帆风顺,碰到一点点小挫折就受不了。
③对挫折情境的敏感度太高。有的孩子防卫心理太强,对一点不顺心的事,也无限放大。
④预见水平低。对未来生活看得太容易。碰到一点儿困难与挫折心中便无法忍受。
⑤体弱多病。身体不好的人寻常心理就脆弱,一旦遇上挫折,就更难忍受。孩子常碰到的挫折孩子尤其是中学生时期由于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的人生过渡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限制,使他们时常产生诸如烦恼、忧虑、愤怒、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和各种类型的挫折:D学习方面的挫折。那些小学期间经常考双百分的孩子,面临中学的诸多学
科,再也难得全百分了;小学时的尖子到中学里并不一定还是尖子,这对 孩子不能不是一个重大挫折。
D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小学是儿童或,彼此天真浪漫,两小无猜。可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彼此都更富于心计,这便给人际沟通和交往带来许多难度,容易使人产生交际挫折孤独与失落感。
D青春发育方面的挫折。由于青春期性心理的迅速发育,加之性教育的落
后,易使人产生性神秘感及力求破译这种神秘的欲望,但由于自身和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使中学生不能轻易地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这也易使他们产生焦虑和不安。
挫折的两重性D挫折会使人产生自卑甚至绝望心理。
挫折感作为受挫折者的负面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连续的挫折会未垮一个人的自信心,会使人产生悲观厌世、仇视他人、敌对社会的偏执性格;会使人长期地陷入痛苦的咀嚼之中,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怨自责、自卑自践、消极颓废、一圈不振的泥潭之中。对学习、生活、人生、未来失去希望。由此会诱发许多身心疾病,严重者还会因此轻生。
D挫折能促人奋起抗争,在逆境中成才。
挫折给人以教益,使人更加聪明,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能批确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激人努力,从逆境中奋起。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势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等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饱经挫折的人变得更加成熟。这正如古诗所言:“怕占英雄多磨难,从来执格少伟男”:“宝剑锋从磨面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挫折以后的情绪亵现挫折,作为人的行为受阻以后出现的负面情绪反应,~般有两大类表现:D情绪性行为反应。
情绪性行为反应是指受挫后个体表现出的具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行为,常见的有攻击、退化、幻想、刻板、淡漠、焦虑、厌世等。
①攻击。一是直接攻击,把愤怒直接发泄到造成挫折的人或事身上,怒目而视,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二是间接攻击,觉察到对方不能直接攻击,但又要发泄愤怒情绪,便拿无关的人或物出气;三是自我攻击,在不能直接攻击或不知如何攻击他人时,有的人转向攻击自我,打自己、骂自己甚至自残自杀等。
攻击是一种过激反应,它对于平息挫折害多利少,须加控制。
②退化,又叫回归。指个人受挫后出现与年龄不符合的幼稚行为。如,受批评后抱头大哭,蒙头大睡。退化的另一表现是放弃自信,盲目地受别人暗示,不自觉地按他人意见行事。
③幻想。受挫后以非现实的方式,如用“白日梦”方式来应付挫折。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属此种典型,当他被人看不起时,他并不反抗,而是在内心里想:“先前我们家阔多了”,“我的儿子会比你强多了”。幻想有一定的缓解紧张的作用,但终究于战胜困难无益。
④刻板化,又叫病态的固执或冷漠。如鲁迅笔下的“闰土”,无意识地重复某种无效动作。刻板化行为会阻碍对解决问题新方法的学习与探索,对反败为胜、走向成功更是毫无益处。
⑤焦虑,是人们对当前的或可预见到的挫折表现出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消极状态。如自信心丧失、自尊心受损、愧疚感、失败感等几方面纠集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焦虑、恐惧等。轻度的焦虑有利于唤起人们的警觉和兴奋,而过度的焦虑会损伤人的心理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⑤厌世轻生,这是受挫者在面临突然的沉重打击后产生的一种万念俱灰。生不如死的情绪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则有可能产生自杀或离家出走等行为。近年来中学生的自杀已经是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仅次于车祸的第二位原因,这必须弓;起学生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留意。
D心理防卫式反应。
心理防卫式反应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采取一些暂时减轻挫折感的自我防卫方式,从而获得一些暂时的宽慰,以减少焦虑。常见的心理防卫方式有以下几种:①投射。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到别人身上,以保护自己,以别人也如此来替自己辩护。如,学生犯了错误挨批评后说:“谁都干过这事,只是我倒霉才被发现了。”
②文饰。受挫后想出各种借口来原谅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辩护。如学习差的人会对人讲:“学这些课本知识有什么用,不识字的人照样挣大钱。”
③反向。受挫后采取与内心相反的举动。如有人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自我吹嘘,其实这是自卑的表现,是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④替代。受挫后没有达到出人头地的理想,便找另一个目标来替代。如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可能苦练体能,争取在运动场上胜过学习好于他的人。
⑤表同。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如容貌欠佳的同学偏偏模仿电影明星或歌星的举止和打扮,以他们的风度自居。
对孩子挫折的疏导方法挫折性质各有不同,表现强度也千差万别,加上受挫折者个性特点不同,因而在帮助孩子疏导挫折情绪时也应区别对待。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挫折,或不同情境下的挫折,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
D从知法,又称理智对待法。就是在孩子遭受到挫折肘,与孩子一起,用冷静的头脑科学地辩证地去认识和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以及战胜挫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这种办法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而不能采取非理智的态度对待。
D转移法。面临不可避免的挫折时,使用迂回战术,正面不通,走侧面,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来实现目标,从而减轻挫折的痛苦,缓解心理压力。
①通过另一个活动来求得心理平衡。如痛苦时,可以带领孩子去参加一项快乐的活动,以此来转移对挫折情境的痛苦体验。
①
通过和另一个对象比较来减轻心理压力,达到心理平衡。生活中常见这种现象:如果见到与自己相似或者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和事以后,往往自己的挫折感就减轻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人老是向人诉说自己没有鞋子穿,经常诅咒世界太不公平。可不久,人们居然发现他哼起了小曲,勤劳欢快地干着活。大家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我发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
D宣泄法。所谓宣泄就是把积郁心头的苦闷情绪通过某种合法手段发泄出
去,以此达到心理平衡。例如,去心理咨询门诊或找知心朋友,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以减轻挫折带来的压力,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D升华法。升华是将某种不为社会承认的欲望或动机加以改变,以符合社会
标准的面目来表现,以此求得内心满足。例如,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炒年维特之烦恼》就是这么写出来的。他把自己对于朋友之妻的爱升华成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因此,只要学会升华,挫折便会变成财富。
D补偿法。补偿是通过另一项性质不同的活动来代替原来受挫的活动、系条
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为何总因为一项挫折而无休止地折磨自己呢?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卫国战争中被炸致残,丧失了生活能力,他想到过死,可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在其它方面同样能“使生命成为有用”时,便创作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弥补了身体方面的缺陷,他的巨大成功已成为我们调适孩子受挫后不良心态的一个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