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仔 >妈妈课堂 >儿童去火专题 >儿童去火知识问答 >正文
三公仔儿童去火知识堂是针对宝宝上火相关知识的交流区,在这里寻可以求宝宝去火的自助解答,也可以提出您的疑难问题、分享宝宝去火的经验、或指定三公仔育儿专家解答。集结众人的经验与专长,在问与答之间帮您找到满意的答案,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多大宝宝会走路啊?
2010/8/31 10:17:11 浏览1467次3个回答

玉儿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7
  • 回答:120
宝宝从出生到会走要经历几个阶段,妈妈千万别强求。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就能抬头、抬腿,可以坐起来了;5个月的时候,他开始有力量,会翻身了;长到6个月,基本就能爬了;爬需要一段稍长的时间,到10-11个月慢慢站起来学走;1岁到1岁半宝宝就能独立走路了;2岁前后,他的大脑神经发育完全,走、跑就都没问题了。
宝宝学步早并非越早越好。否则会影响骨骼及视力的发育。 一般来说,在12个月——20个月期间开始学习走步,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只有孩子能够独立蹲下、站起并能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学步的最佳时机。因此,家长应在让孩子学步前进行腿脚部力量锻炼的游戏,以增强其腿部肌肉的力量。 有的宝宝在1周岁前就学会了直立行走。但是,从医学科学角度说,这时是不适宜学走路的,而应练习爬行,否则就会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因为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都是些“目光短浅”的“近视眼”,而爬行可使婴儿看清物体,有利于视力的健康发育;相反,过早地学走路,宝宝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去注视,会对娇嫩的眼睛造成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会损伤视力,就好比近视眼不配戴眼镜使视力越发下降一样。 另外,倘若学走路过早,因下肢骨柔软脆弱,经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劳,下肢的血液供应也因此受到影响,故而容易导致下肢出现佝偻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 注意事项: 学步对鞋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专家建议,初期最好让孩子光脚走路,这样可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如增强大脑的灵活性,使脚底肌肉受到摩擦,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止扁平足的发生。若怕宝宝脚受冷,可让其穿一双宽的棉布袜。如果是去室外,可穿软皮鞋,以便保护脚底,不致对脚部肌肉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鞋稍大些,以不滑倒为限,这样,孩子的脚就会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长。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就一定要准备合适的鞋子。并应注意鞋子的长度与脚长应有一指宽距离。同时,家长要经常检查鞋子是否合脚,一般2、3个月应换一双。
0
      2010/8/31 10:41:30

潘在旭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135
  • 回答:441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会走路,最晚不能超过15个月。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大运动能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孩子学会攀着家具站起来后,便发展了支撑站立的技能。刚开始时,孩子有些摇摆,脚不能完全张开,找不到平衡点。当孩子学会将脚放平、向外后,平衡感就会进步。孩子学会扶着东西站立后,便开始扶物迈步,最初横跨的两脚可能会绊在一起。很快地,他扶着东西不再横着走,而是先把腿、脚都转过来,变成往前走,然后把上半身的方向调整成与下半身一致。随着动作的熟练,可由双手扶物到单手扶物行走。在孩子扶着东西行走时,可能会放开手自己站着,但表情很疑惑,往往要挪步的一刹那,会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然后再站起来。经过反复地练习,孩子学会独自站立。这时,他会知道,从站立姿势往前走,只要能够掌握一脚平衡,再把另一只脚往前提就行了。宝宝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并不连贯,腿部僵硬,但是在大人们兴奋欢呼的同时,他同样是惊异的、喜悦的。

虽然学会走路是具里程碑意义的动作之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开始走路早的孩子比走路晚的孩子智力水平高。

当孩子迈出艰难兴奋的第一步的瞬间,父母感觉异常的幸福、欣慰,但是请不要忽略下面的问题:

(1)在孩子学习走路期间,均衡地摄入营养素非常重要,尤其是钙元素的摄入。孩子从扶着走到独立行走,下肢骨骼需要承担很大的身体重量。如果此期发生营养不良、钙元素缺乏,容易使腿部变形,成为平时所说的O形腿或X形腿。(请参阅129)

(2)注意行走的安全。孩子扶着东西走路后,不只是能找到乐趣,还可能会碰到麻烦,如:摔倒了、碰到尖锐的物体、把东西摔坏了等。所以,保护孩子不发生意外伤害是这个时期需特别留意的问题。
要有耐心
0
      2010/8/31 15:18:28

mimibai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44
  • 回答:983
一岁左右
0
      2010/8/31 19:19:44

玲玲0210
  • 等级:百分妈妈
  • 提问:35
  • 回答:108
★ 只有注册会员登录后方可提问和回答问题,并可获得积分奖励!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