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吃零食别发愁!挑选记住“3低1少”,吃时把握“2个原则”
发布日期:2021-06-30
  爱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能逃过零食的诱惑。然而,对于妈妈来说,因为孩子吃零食引发的烦恼太多了,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长龋齿、肥胖......
 
  但“不让吃”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所有零食都不能吃。我们可以照着下面这几个“关键词”给孩子挑相对健康的零食。

 
孩子零食怎么挑?记住“3低1少”
 
  1、低钠
 
  低钠,也就意味着低盐。
 
  孩子的肾脏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如果摄入过量的钠,毋庸置疑,会加重肝肾负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提到:7~24个月孩子钠摄入量不宜超过350~700mg/d,即每天不超过0.9~1.8g盐;2~5岁孩子不超过1200mg/d,即每天不超过3g盐。
 
   2、低糖
 
  为了保证美味,零食里面加糖、加蔗糖几乎达到百分之八十。好吃的都加了糖,不加糖的孩子不爱吃,还好出现了顺应市场需求的“低糖零食”。
 
  所谓低糖零食,即每100克零食中含糖量不超过5克。
 
  给孩子买零食时,建议大家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原料在配料表中,越靠前的含量越高。如果你看到糖类较靠后,说明此款零食的含糖量较低。
 
  当然,市面上还有标识“无糖”的,如果孩子能接受口味,那最好不过。
 

 
  3、低脂肪
 
  脂肪过多会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而肥胖的危害相信每个家长都心知肚明
 
  同时,要特别当心反式脂肪酸。它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如果零食成分中含植物奶油、植物黄油、植脂末、植物奶精这类字眼,爸妈要三思再买。
 
  4、少添加剂
 
  对于孩子而言,零食中含有的添加剂越少越好,尤其是这几种添加剂,爸妈要避免购买:
 
  ·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糖精钠、甜蜜素等;
  ·色素:如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等;
  ·防腐剂:带有“苯甲酸、山梨酸、亚硫酸”等字眼;
  ·增稠剂:阿拉伯胶、果胶、琼胶等带有“胶”的字眼。
 

 
  说完怎么挑零食,那我们还要注意“吃零食”的原则。
 
牢记2个原则,让孩子吃得开心
 
  在“孩子吃零食”这件事上,家长不必过分限制或者采取强硬的“一刀切”方式,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愈发想吃,甚至吃得更多。
 
  偶尔给孩子吃点零食,也是让孩子品尝食物多样、体会味道的一种方式,但要记住以下2个原则:
 
  1、不影响正餐
 
  零食只能作为正餐的补充,不能影响正餐。
 
  正餐后的1~2小时,可以让孩子吃点零食,而在睡前半小时就不能吃了。
 
  2、不用零食当奖励
 
  许多父母把零食当成“哄娃神器”,孩子一哭零食哄,一哄一个准。
 
  这种做法不可取,长期用零食当做哄娃的工具,久而久之,哭闹就成了孩子索要零食的手段,不利孩子身体,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总之,孩子爱吃零食,父母不用太紧张,偶尔让吃一吃,满足孩子的馋劲,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