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良药”一定“苦口”?宝宝可不吃这一套
发布日期:2018-08-27
有句老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宝宝可不吃这一套。宝宝喜欢吃甜,生病的时候胃口更是挑剔,每次喂药的时候,宝爸宝妈们又哄又劝,但宝宝就是不吃,宁“病”不屈。怎么样才能让宝宝乖乖吃药?以下这些“诀窍”,宝爸宝妈们要留意了。
 
 
宝宝为什么喜欢吃甜?
宝宝为什么爱吃甜食?目前还没有较为科学的说法。有观点认为,宝宝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他们的身体能有效地把这些甜食转化为成长所需的能量,所以吃甜食是一种本能。有观点推测,因为孩子接触的食物种类少,才会觉得甜食尤为好吃。关于宝宝爱吃甜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观点一致认为,爱吃甜食是宝宝的天性,也就是为什么在喂口感苦涩的药品时,宝宝会激烈地反抗。
 
“苦”是吃下了 阴影也去不掉了
药材本身会带有味道,或苦或涩或甜,像黄连、茯苓等中药材,往往“自带属性”,如果没有经过口感的调剂,制成药品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带味儿”。成年人服药的时候甚至会皱眉头,宝宝就更加反抗了。经常看到一些宝爸宝妈在喂药的时候,会骗宝宝说:“这个药是甜的。”宝宝虽然把药吃了,却对吃药产生排斥和抗拒的心理,影响宝宝未来的生活。
 
有资料显示,监护人通过提示、教育和强迫等各种方式影响儿童的饮食行为。强迫宝宝吃药可能会让宝宝对某种食物产生抗拒心理,出现偏食的现象。
 
 
 
宝宝居然主动吃药?选对方法很重要
如何让宝宝乖乖地吃药?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喂药的时间。一般来说,在吃奶后1-2小时较为适宜,此时胃中的奶已部分排出,可以减少药物刺激引起的呕吐。需要空腹服的药物,宜在吃奶后3-4小时喂食。
 
如果药很苦,宝爸宝妈们可以在喂药的时候加入一些糖,中和一下药物的苦涩。或者在服药之后给宝宝吃一块饼干,以减少药在嘴里留下的苦味。注意不要与果汁、牛奶、豆浆、饭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这样做很容易引起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的药效,别让宝宝“白吃”了。
 
药物甘苦,本性难以改变,但通过口感的改良,“良药”也可以是甜的。与其想方设法地“骗”,不如把药换成甜的,让宝宝自己吃药。市面上许多小儿专用药在口感改良上做得很好,比如三公仔系列等产品,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剂,让药口感甘甜,更好地被宝宝吸收,符合了宝宝喜甜的口味,同时又能保证疗效。
 
宝宝感冒腹泻?别怕,有三公仔保济口服液在,纯中药,味甘易服用,帮助温和调理小肠胃,缓解宝宝肚子胀气、腹泻、恶心反胃、呕吐等肠胃不适症状。
 
 
 
“上火”不喝苦药,甜药也能清热。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内含薏苡仁、稻芽、山楂等中药成分,药食同源,口感酸甜,温和解决宝宝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睡不香等症状。
 

 
主食香,辅食甜,宝宝吃得香,身体棒棒。当宝宝存在体质差、易生病、易便秘腹泻、易过敏等症状时,都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家长们可用三公仔益生菌,帮助宝宝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力,赶走各种有害病菌。
 
 
 
喂完之后,宝爸宝妈们要多给宝宝喂些温开水,并让宝宝保持站立或坐立位2分钟。或将宝宝竖直抱起,轻拍背部,驱出哭闹时吞到胃里的空气,以免打嗝时将药液吐出。
 
好吃的饭菜会吃多两口,同样的道理,选药选得对,宝宝自然会自己吃药。选择儿童用药,不仅要重视疗效,还要考虑口感,你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