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无小事,宝宝吃饭更是全家的大事件。然而,不少家长天天变着花样给宝宝折腾吃的,却发现宝宝食欲越来越差,这到底怎么回事?
问题还是出在吃饭上!宝宝吃饭的这些误区,看看你中了多少个?
宝宝吃饭有讲究,6个误区千万别踩
1、宝宝吃得越多,营养越充足
妈妈们都希望宝宝胃口好,认为宝宝吃得越多,营养越充足。殊不知,宝宝脾胃还很娇弱,吃得太饱易伤胃,特别是晚上吃过多,会让他睡不好。
并且,如果宝宝只是吃某种食物吃很多,那么能提供的营养是有限的。建议一岁内的宝宝,在保证奶量的基础上,尝试吃各种食物,但一定不要过量了。
2、宝宝营养全靠“汤”
很多家长会觉得汤是食物精华的浓缩,营养丰富。尤其是骨头汤,用来给宝宝补钙再合适不过。
实际上,汤里面最多的是水和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少得可怜,不能为宝宝提供所需营养。相反,宝宝胃口小,喝完汤容易吃不下其他东西,可能会让宝宝营养不均。
3、宝宝吃米粉就够了,不需要其他辅食
的确,铁强化米粉易冲调、易食用且有一定营养,作为宝宝第一口辅食是较好的。但随着宝宝成长,只吃米粉可远远满足不了宝宝需要的全部营养啊~
除了米粉,爸爸妈妈也要保证肉、鱼、蛋、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的供给,尽可能让食物种类多样化。
4、宝宝多吃肉才能长得好
“吃啥补啥,吃肉长肉”是很多老一辈的育儿观了。想要娃长得白白胖胖,就一定要多给他吃肉。
然而,肉类虽然营养高,但吃多了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另外,吃太多肉还会让孩子体重“超标”,反而不利于健康。
5、宝宝吃精细食材更好消化
为了让宝宝更好消化,有些妈妈会选择将食材细致加工,做成青菜泥、面条糊等。宝宝还小的时候这样吃是可以的,但宝宝稍大后就不建议了,否则会阻碍宝宝咀嚼能力发展,甚至减弱肠胃的消化功能。
最好及时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带有颗粒状的食物,再慢慢到碎末状、小块状,逐步增加食物的稠度和粗糙度。
6、常给宝宝喝果蔬汁
遇到宝宝不爱吃蔬菜的情况,部分家长还会直接将蔬菜和水果榨成果蔬汁给宝宝喝。
但是,比起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果蔬汁中的膳食纤维一定程度上会被破坏;且果蔬汁的糖分含量较高,宝宝经常喝的话,容易出现超重、肥胖、龋齿等问题。
宝宝吃饭还有2个问题,一次讲清
1、宝宝偏爱某种食物,比起其他食物吃得更多,是挑食吗?
不一定,如果宝宝的这些偏好对整体饮食影响不大,家长完全可以接受。比如宝宝喜欢吃土豆,那么相应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的量即可。
爸爸妈妈真正要考虑的问题是:宝宝这样吃,营养跟得上吗?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宝宝吃饭吃得满身都是,是不是喂他吃较好?
宝宝一岁就有能力自己吃饭了,这时家长最好少喂饭,更不要追着喂他吃饭,否则不利于宝宝自主进食。
建议家长放宽心,让孩子自己去吃,即便弄到满身都是,只要吃得津津有味就行了。慢慢的,宝宝能一顿比一顿吃得好,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吃得满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