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终于在11月中旬陆续宣告入秋成功,天气也在逐渐变冷了,一到这种时候,宝宝穿衣成了让家长们头疼的难题。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冷,总觉得要给孩子保暖,然后把孩子裹成小粽子,但孩子还是经常着凉感冒。家长们不禁困惑:孩子穿得这么多,为什么还会生病呢?是不是穿得不对?
那么,怎样给孩子穿衣才能不生病呢?本文来聊聊给宝宝穿衣的健康攻略。
首先要明白,穿得多≠穿得对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穿得多,就能防止着凉。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着凉的原因是外邪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外邪有风、寒、湿、热、干、火等,其中风邪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感冒的。风邪的特点是变化无常,轻重不一,所以给孩子穿衣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不能一成不变。
如果给孩子穿得过多,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活动,还会让孩子出汗过多,汗液是人体的津液,是人体的防御屏障,如果汗液流失过多,就会损伤人体的正气,降低人体的抵抗力,反而容易让外邪乘虚而入,引起感冒。所以,给孩子穿衣,要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保持身体的舒适和温暖。
那要怎样才能合适呢?其实,给孩子穿衣,要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和环境因素。具体来说,要看体质、看区域、判冷热。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分为阴阳两种,有的人偏阴,有的人偏阳。阴阳的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症。对于孩子来说,体质也有差异,有的孩子属于虚寒体质,有的孩子属于内火旺体质。
虚寒体质的孩子,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容易拉肚子,食欲不振,舌苔白,脉象沉细。这类孩子,需要给他们穿得暖和一些,避免受寒。
内火旺体质的孩子,表现为手心脚心总是热的,容易上火,牙龈肿痛,口渴口臭,舌苔黄,脉象滑数。这类孩子,比较怕热,不用急着给他们穿过厚的衣服,适中就好,不要过热。
除了体质,给孩子穿衣,还要看孩子所在的区域。不同的地方,气候、湿度、温差都有差异,给孩子穿衣,要适应当地的环境。
一般来说,北方的冬天比较干燥,温度较低,给孩子穿衣,要注意保暖,防止风寒侵袭。可以给孩子穿一些棉、羊毛、羽绒等材质的衣服,保持身体的温度。同时,也要注意保湿,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防止皮肤干裂,呼吸道干燥。
南方的冬天比较潮湿,温度较高,给孩子穿衣,要注意排汗,防止湿气困扰。可以给孩子穿一些棉、麻、丝等材质的衣服,保持身体的透气性。同时,也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
给孩子穿衣,不仅要看体质和区域,还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有时候,孩子的感觉和我们的感觉不一样,我们觉得冷,他们可能觉得热,我们觉得热,他们可能觉得冷。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感觉来给孩子穿衣,要判断好孩子的冷热。
很多妈妈们在给孩子穿衣的时候,会用摸手、摸脚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冷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因为手脚是人体的末梢部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最大,不一定能反映出孩子的真实体温。家长可以通过摸后颈来判断,后颈是人体的温度调节中心,如果后颈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如果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说明衣服穿太多了,应该及时减少衣物。
需要注意的是,比起冷,宝宝更怕热。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更爱出汗,如果穿的太多不透气,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或引发湿疹、痱子等皮肤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捂热综合症!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给孩子穿得过热,让他们保持舒适的状态。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穿得合适呢?
其实,有一个很实用的参考公式,就是:宝宝的衣物 = 大人的衣物 + 1。这个公式的意思是,给孩子穿衣,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这样既能保暖,又不会过热。当然,这个公式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来调整,具体如下:
- 新生儿:宝宝的衣物 = 大人的衣物 + 2。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多穿一些,防止失温。但也不要过多,以免出汗,易得外感。
- 1-3岁:宝宝的衣物 = 大人的衣物 + 1。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温调节能力逐渐增强,但还不够成熟,需要适当增加一件衣物,保持温暖。
- 4-6岁:宝宝的衣物 = 大人的衣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温调节能力基本成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大人一样穿衣,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单薄或厚重,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家长们,如果孩子不幸着凉感冒了,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要及时散寒解表,比如生姜红糖水、麻黄汤、桂枝汤等。如果孩子的着凉感冒不及时治疗,就会向里传达可能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半表半里的症状,这时候可以给孩子用小柴胡颗粒,小柴胡能够调和表里,解决半表半里的矛盾,使邪气自然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