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暑热难耐,加之雨水频繁,湿度增大,营造出一种闷热潮湿的氛围。在这种气候下,许多人容易感受到身体不适,如肠胃不适、肢体沉重、头脑昏沉等。这些都是暑湿侵体的信号。那么,如何从中医角度理解这一现象?又如何有效应对,做到万无一“湿”呢?
暑湿侵体,百病之源
在中医看来,暑湿被视为一种外邪,它如同夏日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袭着我们的身体。暑,即盛夏炽热之气,其特性热烈而升腾,容易消耗我们的能量和水分;湿,则如同沉重的雾气,黏腻而滞留,容易阻碍体内气机的顺畅流动,进而削弱阳气的温煦之力,影响身体的活力。当湿和热这两者“强强联手”,便形成了难以对付的暑湿之邪,也成为诸多疾病的温床。人体若正气不足,或生活习惯不当,便容易遭受暑湿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意思是说,湿气过重会导致腹泻、水肿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
夏季这些行为最易招惹暑湿
喜食生冷寒凉食物:冰淇淋、冰镇饮料、生冷瓜果……虽然能暂时带来一丝凉爽,但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功能减弱,使体内湿气难以排出。长时间待空调房:空调虽然能调节室内温度,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人体毛孔紧闭,汗液无法正常排出,湿气便容易在体内积聚。长时间处于烈日/高温环境: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人体为了散热会大量出汗,若此时补水不足或环境湿度大,汗液蒸发不畅,同样会助长湿气。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或作息不规律也为暑湿之邪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缺乏运动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减慢;而作息不规律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影响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
出现这6种情况,可能是中了暑湿
恶寒发热:暑湿外袭,正邪交争,身体会出现恶寒与发热并存的现象。即明明感觉身热汗出,却又怕冷,体温时高时低。困乏无力:湿邪重着,阻滞气机,让人感觉像是被湿布包裹,全身无力。头痛胸闷:湿邪上蒙清阳,影响头部气血运行,导致头痛;同时,湿气困阻胸阳,引起胸闷不适。不思饮食:脾胃受困,运化失职,食欲自然下降,面对美食毫无食欲,甚至看到油腻的食物就反胃,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腹痛泄泻:湿邪下注肠道,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导致腹痛泄泻,大便粘腻不尽。舌苔厚腻:观察舌苔,发现舌苔厚腻,颜色偏黄或白,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
5个小妙招,万无一“湿”度酷暑
饮食祛湿:在饮食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来进行调养,日常可以多吃些怀山药、莲子、冬瓜、扁豆等健脾除湿的食物。还可以做一些代茶饮或粥品,比如薏米茶/粥等。薏米被誉为“祛湿神器”,其性味甘淡微寒,能健脾利湿,消肿排脓。可以和清热利水的赤小豆一起煮水代茶饮用,还可以与红豆、芡实等食材搭配,煮成粥。但要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薏米。
泡脚祛湿: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不仅能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湿气排出。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可加入艾叶、生姜等具有温阳散寒、祛湿功效的中草药,效果更佳。
理疗祛湿:艾灸和拔罐都是中医传统的祛湿方法。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增强人体阳气,促进湿气排出,艾灸中脘穴对缓解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等有很好作用;拔罐则利用负压原理,将皮肤表层的湿气、寒气驱出体外,夏季拔罐除湿推荐穴位:大椎、风门、命门、承山等穴位。两者都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手段,但要注意,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出汗排湿:适量运动是祛湿的有效方式之一。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到户外散散步、跑跑步,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但切记不可过度运动,以免耗伤正气。
药物祛暑祛湿:当暑湿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时,不妨试试保济口服液。这款中成药由广藿香、苍术、薏苡仁、茯苓、神曲、稻芽等能够健脾消食、利水渗湿的中药材配伍而成,有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的功效,能有效缓解暑湿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作为家庭常备的祛暑祛湿神器。
总之,面对夏季的暑湿侵袭,我们不仅要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陷入“招湿”的雷区,更要学会利用中医的智慧和现代生活的便利条件,科学合理地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