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值”爆表的夏季,为何还要“以热制热”?
发布日期:2024-08-26
在这个被热浪席卷的夏季,我们总习惯性地寻找一切清凉之物来对抗酷暑。然而,中医智慧却告诉我们,夏天养生,有时需“逆其道而行之”。没错,夏天养生,有时恰恰需要“以热制热”,采用“热养”之法,调和体内外环境,达到健康度夏的目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5招夏日“热养”秘籍,让我们的夏天更加舒适与健康。

 

 

夏季为什么要“热养”?

 

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阳气也会相应地浮于体表,以抵御外界的热邪。然而,这种体表的阳气旺盛,往往伴随着体内的相对虚寒,即中医所说的“阳盛于外,阴虚于内”。

 

如果此时我们过度贪凉,比如大量食用冷饮、长时间吹空调等,虽然能暂时缓解体表的炎热感,但却会进一步损伤体内的阳气,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脾胃虚寒、关节疼痛、免疫力下降等。而“以热制热”的养生方法,则是通过适当的温热刺激,来激发体内的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面就来教大家5个“热养”小招数!

 

第一招:洗热水澡,排汗祛湿

 

夏季洗个热水澡(建议略高于体温,约38-40℃),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相比冷水澡的突然刺激导致毛孔紧闭寒气内侵,热水澡能帮助身体排汗,有效祛除体内湿气,减少因湿气过重导致的疲倦和困重感。

 

第二招:热水泡脚,安神助眠

 

夜幕降临,一天的忙碌与炎热似乎还未散去,你是否渴望一场高质量的睡眠来恢复精力?不妨试试热水泡脚。夏季虽热,但脚底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却容易受凉。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不仅能帮助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安神定志。记住,水温不宜过高,以42-45℃左右为宜,泡上15-20分钟。

 

第三招:适度运动,“以汗制汗”

 

提到夏天运动,很多人可能会担心中暑或加重体热。但中医讲究“动则生阳”,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通过排汗达到“以汗制汗”的效果。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慢跑、瑜伽、太极等较为温和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这样既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热量,又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记住,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直接吹空调或洗冷水澡,以免寒气入侵。

 

第四招:解暑喝热茶,生津止渴

 

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是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解渴。夏天喝热茶大有裨益,不仅能促进汗腺分泌,帮助身体散热,还能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

 

此外,夏日人体易受热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等症状,这时可以冲服一杯温热的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不仅解暑清热,还能生津止渴,能够帮助身体内外环境达到平衡状态。凉茶中的中药材如五指柑、火炭母、淡竹叶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夏季因暑热引起的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等症状。

 

第五招:艾灸养生,温阳固本

 

夏日里,人体阳气外散,体内阳气相对不足,此时进行艾灸,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能够温阳散寒,固本培元,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无论是缓解夏季常见的空调病、关节疼痛,还是提升整体精神状态,艾灸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请注意,艾灸需由专业人士操作,以免烫伤或选穴不当。

 

在这个夏天,让我们暂时放下对“冰爽”的执着,尝试用中医的“热养”理念来呵护自己的健康。记住,饮食上也要避凉,少食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适当开窗通风,让自然风带走室内的沉闷;同时,注意避免淋雨,以防湿气入侵。